四十年扶犁回望:《沈荣华画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22-12-13 20:33:20 | 来源:文化艺术报

       近日,著名画家沈荣华中国画作品集《沈荣华画集》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荟萃了作者从艺四十多年来的中国画创作及写生作品85幅,囊括了作者从艺几十年来的大部分代表性作品。其中既有沈荣华赴陕南、陕北等地采风的写生作品,也有“三线建设”“照金革命根据地”“秦岭生态治理保护”等主题创作,集中展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继承长安画派艺术精神、将笔墨修养与时代精神结合、画面苍茫浑厚的艺术风格特点。

       沈荣华在本书后记中表示,这本画集是对他多年创作历程的一种“扶犁回望”。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分别撰文,对沈荣华的山水画探索精神及艺术造诣予以高度评价。

画家简介

       沈荣华,1962年出生,浙江省海宁市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毕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二级岗位,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长安画派研究室主任,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陕西省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沈荣华山水画集》《沈荣华作品集》《沈荣华画集》等。绘画作品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

评论摘选

       本来中国画就有写实和写意的两条途径,有唯美、唯情和唯性的不同追求,沈荣华的山水技兼两途,两途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写实山水可用厚、深、灵三字来概括,其写意画则是美善俱佳,技巧一流,但并不空洞,在笔墨的恣肆变幻中,张扬着自己奋发向上、雄视当今画坛的气魄与自信。他的自信来自对传统山水技法的烂熟于心,更来自他正当盛年的艺术生命力对出新求变的渴望。艺术才能是需要岁月的积累的,艺术的成就和名望同样需要岁月的积累。我相信并祝福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才华已现的山水画家,成为未来陕西乃至中国画坛的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名标画史。

——摘自李星《技兼南北神凝中西——我眼中的沈荣华山水画》

    沈荣华的山水,和乃师方济众先生一样,在黄土地山水画艺术群落中多少可视为一个异数。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醉心于画秦岭和秦岭以南的翠山绿水,如《秦巴农丰》的繁茂和幽深,《终南晓翠》显示的“终南阴岭秀”那一个“秀”字。长途跋涉写生,不是长江(沈荣华),便是汉江(方济众在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下放中,便有徒步汉江写生的佳话。方老另一位高足赵振川,也一样爱往汉江跑)。他们也画黄土高原,却总是少了一点干燥而多出一点湿润,少了一点苍莽而多出一点繁复,少了一点高原的孤寂缄默,而不由自主多出一点被绿色与曲线渲染出来的生机和活跃。这就是那种被称为“南人北相”的风格,是沈荣华的山水画在南北文化和审美追求的交汇中呈现出来的独有的特色。恰如他的名字“荣华”,早在生命的符号里便潜伏着一种“荣茂华润”的基因。南国的荣茂华润蛰伏于心间,随时和眼中的北国气象融为一体,在创作中或南体北用,或北体南用,或南北互动,笔落于宣纸,挥洒出丹青。这是画家骨子里的特质。
       艺术家往往喜欢追求流派的聚合,以寻找文化认同和审美归属壮大自己,极可理解,却不可不防另一种倾向,那便是在地域风格的追求中过分重视横向的群体融入和纵向的历史溯源,以致忽视自我生命和艺术个性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实现。说到底,趋同其实是艺术的大忌,求异才是创新的开端。由是我倒是很赞成黄土地上有一个或几个“南人北相”式的“沈荣华”。

——摘自肖云儒《南人北相沈荣华》



IMG_261
《沈荣华画集》封面


IMG_262
《沈荣华画集》书影


作 品 欣 赏

IMG_265
沈荣华《当年红军会照金》纸本设色 200cm × 196cm


IMG_266
沈荣华《黄河岸边是我家》纸本设色 180cm × 97cm


IMG_267
沈荣华《傍水人家》纸本设色 68cm×60cm 


IMG_268
沈荣华《苍山之秋》纸本设色  68cm×66cm 


IMG_269
沈荣华《春雨》纸本设色 68cm × 66cm

(稿件来源:文化艺术报)





编辑:远山  /  校对:可薇

审稿:凤君  /  技术:强子


特别声明:以上稿件内容(图片文字或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2 - 2023 青凤凰传媒.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凤凰传媒 版权所有

陕西青凤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5227号 陕公网安备号 61019102000419